政府对招商引资企业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招商引资是指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成立的开发区)吸收投资(主要是非本地投资者)的活动。招商引资一度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并且在各级政府报告和工作计划中出现。但是招商引资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招商引资也是企业发展,改善自身经济环境的有效办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某些政府有一些急于成功,或相应管控不到位,结果不是引资,而是引来风险。为规避风险将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预控,注重过程管控,提高管控力度,创新管控方法,将政策用好、用实。政府对招商引资企业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哪些?格兰德小编为您介绍。

一、规避政治风险
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时,要充分认识到招商引资的目的是利用外来资金促进当地发展。因此,要做到合理利用外资,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并且认识到外资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不是要牺牲本地、本省政府,甚至国家主权以及利益为代价的。
所以,要求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把国家自身的利益与经济安全放在首位。招商引资时所有相关人员都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论是当地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外资的引进等都应以国家经济安全为前提。
二、规避经济风险
为了应对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虚假投资或者诈骗行为,招商当地政府就必须对投资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核与调查。只有具有良好信誉与实力的外资企业才允许进入当地市场进行投资。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具体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应多注重项目的谋划和储备上。针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有利条件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出一批、招商一批、开工一批,确保吸引外来投资连续推进。
另外,在抓项目上要有方向的筛选,如: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优势产品扩张;地方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借用当地名人、名地的旅游业;基础设施等都应重点考虑等。以便能充分发展地方企业,并且绝对不能对外资产生依赖性,从而防止外来外资的注入影响经济平稳发展。

三、规避产业风险
既然引进来,那么必然会加剧企业竞争。对于本地、本国企业来说,外来资本与企业属于竞争与风险因素。而政府自身也应该时刻注意品牌行业的发展,引导当地、本国主导产业的成长。只有主导产业确立了,才能通过对技术的掌握享有发言权与主导权。因此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保护当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要清醒地认识到,招商引资并不是仅仅引来外资,还需要借助随之而来的技术与经验促进本地产业的蓬勃发展。
四、规避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方面主要涉及的是合同条款。因此在与外资签订合同时,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与地位,尽量避免成为合同一方当事人。另外,政府也不能为了招商引资就丧失自己的尊严与义务,保障合同签订时不使权利与义务失衡。最后,对于招商引资活动中合同文本的相关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与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经济活动的风险与日俱增。但是为了利润与促进经济发展,适当的风险是势在必行的。而作为投资者,只有认清形势,充分分析招商引资多带来的机遇与风险,才能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实力的增长,并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