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没有加入RCEP?
近日,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的自贸协定正式达成。
之所以被称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是因为在RCEP内,涵盖了2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30%,15国GDP规模高达25.6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3%。根据位置来看,成员国横跨南北两半球、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根据发达程度来看,既有日澳新这类西方发达国家,也有老挝柬埔寨这类欠发达国家。

一开始还有印度加入,只不过到了关键时刻他自愿退出。
从RCEP的组成来看,其成员似乎没有洲域限制,也没有贫富限制,更没有面积大小限制,可为什么与中韩日近在咫尺的俄罗斯没有加入呢?俄罗斯可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面积大、GDP规模大、人口多。
在我看来,俄罗斯没有成为RCEP的一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首先:俄罗斯不愿意加入RCEP,它会严重冲击俄罗斯的本土产业;
RCEP是个自贸协定,所谓的自贸协定就是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商品贸易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说白了就是免关税,我的商品可以随意进入任何一个成员国市场,不能受到反倾销调查,不能以保护本国商品为由搞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成员国的商品进入。比如韩国经常发生d制日货运动,在日韩签署了RCRP后,韩国即使再恨日本,都不能再发起d制日货运动了。
同时,自贸协定还有一个软肋,那就是如果一个成员国的产业竞争力低下,就很容易受到其他成员国商品的冲击,因为他签署了自贸协定,就意味着他放弃了保护性关税,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很不利的。
因为俄罗斯虽然号称全球大国,但是他的产业优势并不明显,俄罗斯最发达的还是军工和航天产业,像钢铁制造业、农业加工业、汽车产业、新能源制造等没有一点优势。
俄罗斯要是加入了RCEP后,澳大利亚现代化的农业、日本强大的汽车产业、中国高质量的生活商品就会大规模涌进俄罗斯市场,那么俄罗斯本土行业的企业就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搞不好还会倒闭破产,这对相关企业主来说就是噩梦,这不仅会影响到俄罗斯的就业问题,还会影响到俄罗斯的经济问题。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自贸协定都是有利的,只有自身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贸易规模足够大,加入自贸协定才有益。
比如印度早前曾参加RCEP谈判,最后要谈出结果时突然退出,以至于最终没有签署RCEP,对此印度外长就给出了印度不加入的理由:印度加入贸易协定,为的是可以让印度产品进入全球市场,而不是为其他国家提供市场。这就说明印度的产业跟中日韩澳新等国的产业相比,没有优势。
印度的担忧,其实就是俄罗斯的担忧。
其次:俄罗斯经济体量小,RCEP不愿意纳入俄罗斯;
俄罗斯2019年的GDP总量为1.7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1位,仅比小小的韩国多出600亿美元左右。他的经济地位与俄政治和军事地位严重不匹配,从侧面说明了俄罗斯经济就是最大的短板。
而俄罗斯经济的不足是多方面的,比如地广人稀导致的市场小、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的制造业低下、经济体量弱导致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营商环境差等。

俄罗斯最发达的地区基本都集中在以首都莫斯科为中心的俄西地区,像远东、西伯利亚这些区域都是荒芜之地,人口少,没有消费市场。
即使俄罗斯加入了RCEP,在俄罗斯的人均储存少,消费动力不足的情况下,那么也会存在外国商品流入俄罗斯市场规模小的可能;而俄罗斯产业单一,也没有太多的优势商品进入其他成员国。
这样一来,RCEP有无俄罗斯都一样,对RCEP的经贸规模发展壮大起不了多大作用,也就没必要跟俄罗斯洽谈是否加入自贸协定了。
最后:俄罗斯是军事大国,进入RCEP没有属于他的位置;
从RCEP自贸协定的成员组成来看,其实就是东亚峰会机制的翻版。早在2005年时,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六个非东南亚国家就开启了10+6会晤机制,着重讨论亚太区域的气候变化、经贸合作等问题。
现在直接从10+6会晤机制中把经贸单独提出来,组成自贸协定,是看中了彼此的合作默契。
所以,俄罗斯不在RCEP协定中,就是因为俄罗斯从一开始就不是东亚10+6会晤机制的一部分,那么RCEP没有俄罗斯的位置,也很正常。

再者说了,俄罗斯最拿手的还是军工科技和能源产品,使得俄罗斯成为全球能源大国和军事大国,RCEP自贸协定就是以经济为考量的,俄罗斯经济不行,他在RCEP中该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在RCEP中是GDP规模最大的国家,由中国主导RCEP,另外14个成员没有异议。
可俄罗斯呢?给他在自贸协定中以主导地位,像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成员肯定不服,如果让俄罗斯像老挝、缅甸那样当一个默默无闻的成员,俄罗斯堂堂全球性大国,他也抹不开面子。
所以说RCEP宁愿给印度留位子,也不会留给俄罗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