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风险管理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加大,新能源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对降低我国污染物排放起着积极作用,新能源企业迎来机遇。新能源企业风险管理内容有:1、税务风险管理;2、融资风险管理。
一、税务风险管理
新能源企业在营改增后主要涉及的税种有增值税及附加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对基建项目而言,原营业税政策下建筑安装发票均不可抵扣,此次改革后对后续折旧影响较大,折旧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利润,影响企业所得税缴纳。企业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尽量增加进项税额抵扣是主要涉税风险。有的新能源企业采用不同地区成立不同法人单位新建项目,为节省人力成本,大多采用共享中心方式管理,会涉及到同一控制下关联劳务交易问题,产生潜在税务风险。新能源企业因为设施的原因占地面积较广,土地使用税一直是主要缴纳税种,如何确定计税面积也是涉税风险之一。
新能源企业要合理测算工程造价,确定对企业最有利的老项目纳税方式,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可以借助造价部门、中介造价机构测算房屋价值以此作为缴纳房产税依据。按照土地使用证核发面积,记缴土地使用税。
二、融资风险管理
新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巨大资金投入,由于企业自有资本有限,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较大,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市场化融资模式利用程度低。再加上国内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大环境不稳定,新能源企业自身发展实力不强,融资十分困难。新能源企业融资现状具有融资需求大、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待遇差的特点。新能源企业起步阶段是要以大量资金投入为前提的,无论是技术创新突破还是配套设施的建设,都会导致资金需求增长。我国新能源企业主要融资方式是发行债券、银行贷款、股东出资及上市融资,更多是依赖债务融资。作为新兴产业,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专门的金融信贷产品和信息服务。需要金融机构针对新能源行业的行业特点,结合创新型企业的优势,从管理制度、产品创新和企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加快金融创新。从企业自身出发,新能源企业要优化自身资本结构,建立多元化融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