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拖欠供应商货款属于诈骗吗?

在企业交易过程中,一些客户收到供应商的货物后使用各种借口恶意拖延货款,给供应商造成了很大损失。那么恶意拖欠供应商货款属于诈骗吗?下面就让小编来解释一下。
一.恶意拖欠供应商货款属于诈骗吗?
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而“自愿”交出财物。一般来说,诈骗一般是骗人去投资、入股而不是借钱。恶意拖欠货款也要看对方是不是以非法占有无目的,且涉案金额是否在3000元以上,不满足的就构不成诈骗罪。
二.供应商被恶意拖欠货款怎么办?
当客户出现恶意拖欠货款行为,供应商应及早进行风险评估,作出相应的货款催收策略。
1.企业自行催收。
第一个手段就是电话催收,并进行录音。电话催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话术,并对通话内容进行录音,作为证据固定。第二个就是信函催收。信函催收指的是债权人通过发送信函的方式向债权人主张权利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信函催收比较正式,会给对方良好的印象和专业的感觉,同时也有中断诉讼时效的作用。第三个就是上门催收。依法上门催就是派工作人员到债务人的家里依法依规进行催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利害关系。第四个就是律师函催收。请律师发律师函警告他们,表明企业立场,要求对方及时支付货款,不然你方就会及时起诉。一般情况下,客户在面对着《律师函》,迫于压力会将货款还清。
2.委托第三方机构催收。
第三方机构具有专业性,高效性的特征,专业的催收公司(如:催全球)以其专业明确的业务目标和专业规范的操作流程,运用一套专业化的处理流程和催收作业策略,为款项回收提供专业处置服务,能够不断提高货款的回收效果,有效的帮助供应商控制不良资产的规模。
3.诉讼手段。
当通过上述工作,对方仍不付款,供应商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发起民事诉讼作用如下:①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恶意将财产转移,隐匿;②可以将债权固定下来;③可以根据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等,冻结对方财产。但通过诉讼来维权成本高,需要支付律师费、诉讼费等费用,还临着打赢官司,但因对方没有财产而无法执行的风险。因此,供应商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是否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权。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恶意拖欠供应商货款属于诈骗吗的回答。对于恶意拖欠货款的行为,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可以判断对方是否属于诈骗。如果是诈骗可以判对方诈骗罪,如果只是一般的民事纠纷,供应商应该及时追回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