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农业现状
原标题:RCEP正式签署!中国农业或将迎来大机遇?
这两天,估计大家都或多或少听到到这一则重磅消息:11月15日上午,中国与14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关系》(RCEP),旨在建立起一个没有壁垒的零关税的自由贸易区!

这个“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包含东盟10国、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换句话说,就是人口占了全球30%的15个国家拉了个群聊,建立了一个零关税的自由贸易的市场!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大部分商品将迎来大规模出口的浪潮,其中就包含了农产品。
中国农业将迎来巨大机遇
像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农产品都是高度依赖进口,但是各国都对外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例如日本的关税就高达9%,但在RCEP生效后,日本将会对中国出口的约五成农产品逐步撤销关税。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部分农产品对日出口量或将大幅增加。
根据农业部门的数据,中国出口的农食产品大类主要为谷物,蔬菜、水果等。从2013年开始,中国蔬菜出口量一直维持增长趋势。在2019年时,出口量就已达到979万吨,同比增长3.3%。那么在这个免关税的利好政策下,哪些农作物的种植会成为新的商机密码呢?
哪些农作物将成为新商机
1.白菜
在韩国,90%的大白菜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但是其价格却是中国售价的10倍,连韩国大妈看中国白菜的价格了都直呼想住在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11月2日报道
2.调味品
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各种调味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例如我们常见的生姜,在澳洲的零售价格高达66澳元每公斤(约合310元每公斤)。

*数据来自澳大利亚大型连锁超市Woolworths
3.西瓜和葡萄
日本的西瓜可不是像中国可以在夏日随心所欲地吃。一块西瓜的常见的价格是685日元,买一个完整的小西瓜大概是在3000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86元)。

*西瓜在日本超市的价格
而葡萄更是以颗计算的。一颗颗葡萄被装在透明的小盒子里,每颗标价高达1296日元(约合人民币80元)。其价格之高,令人咂舌。


*葡萄在日本超市以颗售卖
因为后方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以及相应利好政策,由此可见,以上农作物的出口是非常有潜力的,但是对于农民的朋友们来说,我们种植的果蔬就一定能抓住这个机遇吗?
出口关键在于“零农残”
虽然取消了当地关税,增加了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然而自由流通的第一要义是要符合出口的标准。而在2006年至2009年间,中国出口日本的生姜就多次被扣,其中六六六超标多达47批次。其实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尤其是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控制。
下图(表1)展示了六个国家对生姜农药残留最大限量(MRLs)的设定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农药残留限定值多数设定在0.02mg/kg以下,其中日本标准相对严格。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眼前的困境呢?

*引用自《国内外生姜质量安全标准比对研究》
目前来看,中国的部分农食产品要完成出口发达国家,就需要付出相对比较高的成本,进行生产技术和管理之类的提升,最重要的还是得从根源上减少农残的问题。近几年,国家在化肥农药减量调控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但是农残超标问题依然严峻。国内农残标准尚未达标,更何谈出口呢?
那么如何在保证作物品质的基础上,避免农残超标呢?笔者认为,种植者可以在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基础上,配合物理防治、生物农药防治等方法。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在全球发展历史已有十余年,具有促进生长,提高抗逆、增产提品,协同增效等功能,并且对环境和生态都十分友好,不会产生毒害残留。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运用于粮食作物,果树,蔬菜等作物上。

*据亚洲生物防治联盟主席Ketan K.Mehta的估算,预计在2050年,生物农药销售规模将反超化学农药,其销售额将达到600亿美元。
农残的把控或将是未来中国农业出口中最重要的风向标,直接决定了出口农产品能走多远。其实不仅是出口,国内消费者也在追求高品质农产品。随着农作物品质的把控提高,你的产品就离国际舞台的自由流通更进一步。
来源:植保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