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信用证风险
孟加拉信用证风险有三,分别是:(1)银行风险;(2)买方风险;(3)信用证软条款。本次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
孟加拉信用证风险

(1)银行风险
恶意拖欠:孟加拉国的银行信用普遍较差,在单单相符、单证相符的情况下开证行出现恶意拖欠货款,或者在收到单据后五个工作日内无任何意思表示,既不接受单据也不做出拒付的意思表示。
这种情况在孟加拉信用证中十分常见,使出口企业防不胜防。
擅自放单:开证行在进口企业没有办理付款手续的情况下擅自放单,进口商提货后常以质量问题向出口企业提出索赔,往往出口企业出于今后的合作考虑而答应进口商提出的降价要求。
随意提不符点:开证行往往对提交的单证随意提出非实质性不符点,轻则收取不符点费用,重则拒绝承兑或恶意拖欠,进口商常常趁机以此为由胁迫出口商降价。
此外,外贸人还需要记住,当下孟加拉国开立信用证要求出具资信报告,但由于当地银行信誉不佳,所以目前国内银行与机构大多不予以出具,对此,外贸人可以来格兰德外贸平台申请出具。
https://www.x315.cn/overseasreport?share=QZONR

(2)买方风险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孟加拉的信用证是否能支付最终还在于买方的付款意愿。因此相较与其他国家的信用证,出口商应更加关注买方的情况、交易的来龙去脉。
孟加拉的买方往往是对面料进一步加工的工厂,他的付款意愿往往还受最终客户等多方面的影响,如自身实力较小或资信较差,后续违约概率非常大。
(3)信用证软条款
孟加拉的信用证一向以“长”“杂”闻名全球,其信用证中47A的附加条款更是陷阱的重灾区,往往夹杂了一些出口商无法把控的软条款,例如条款中要求设备到港后需要有买方签收意见或验收。
显然这个条款无法确保实现即为软条款,开证行极易以此为不符点拒绝承兑从而面临难以支付货款的情况。这些仅是银行不符点判定的冰山一角
以上便是孟加拉信用证风险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广大外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