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美国市场的注意了!这个海运旺季,挑战依然存在!
“人比人,气死人。”
众所周知,从2021年开始,我国外贸一直处于稳步复苏现象。
据格兰德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突破历史新高,总体来看,进出口总值为39.1万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21.4%,其中,进口额度为17.37亿元,增长21.5%,出口额度为21.73万亿元,增长21.2%。
可以说,一切的数据都表明着我国外贸行业正处于稳中向好,蒸蒸日上。
而在今年,2022年,虽然中间出了“疫情”小插曲,但随着RCEP生效、一系列稳外贸措施出台,我国外贸依然会长期处于上升态势。

但就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情景下,大洋彼岸的美国却传来了不和谐的因素。
美国港口又一次即将迎来几十万个集装箱进港,这本是一件好消息,但不幸的是,这些港口并没有太多的空间预留出来,它们本身就堆叠着几十万个集装箱。
据洛杉矶港官方表示,该港在4月份处理了超过88.7万个标准箱,简直是115年来第二繁忙的4月,今年前四个月加起来处理的标准箱超过350万个,比去年还要猛。
但这并不是最让人“绝望”的,最难受的在于全世界的出货旺季即将来临,美国也不例外,而其本身的港口早就已经不堪重负,如果再被这么一顿“下猛料”,结局会发生什么,谁也不好说,不过最严重的,莫过于动摇其最重要的海洋供应链,从而使得通货膨胀陷入更加严重的境地。

对此,我国有不少跟美国客户进行贸易往来的外贸人需要注意,那边港口拥堵的问题极有可能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出货计划。
据格兰德数据显示,截至4月,美国从亚洲地区进口了总共650万左右的标准箱,比往年同期增长了2.7%。其中光一个4月就进口了,已经达到了13个月来的最高值。
而我国作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之一,自然在其亚洲地区的出货国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可换句话说,本次美国本土的港口空间紧张,也与我们息息相关。
在小编看来,针对上述情况,外贸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两点:

1.转移港口目的地或改变运输方式
跟客户商讨一下,特别提出近期美国港口拥堵严重的问题,如果客户指定港口也存在这种问题,看能不能换一个不算太拥堵的港口,多花点陆路运费没有关系。
或者如果条件允许,直接看能否采用空运。
缺点是极有可能使用更多的运费,需要权衡利弊。
2.提前出货
还是需要跟客户沟通,看能否提前出运货物,不然很多时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上述两种方法大家都可以权衡使用,但有一点注意:一定要跟客户发邮件沟通,得到准确答复后方可采用,如果电话联系的客户也需要提前录音,毕竟真出事了,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