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做外贸需要准备什么
工厂做外贸需要准备的事项如下:1.市场调研;2.选品;3.产品认证;4.外贸团队。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工厂做外贸需要准备什么

1.市场调研
不论你身处哪个行业、做什么产品,进入外贸市场后,你会发现总有一些人走得比你更快、更远。刚入行时,最怕的就是自以为是,闭门造车,以割裂市场的思维去开启外贸。因此,做好市场调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那我们应该调研些什么呢?
首先,了解海外市场的分布情况,哪些国家是中高端市场,有哪些产品认证要求;哪些是低端市场,适合走量,但必须依靠薄利多销。你需要弄清楚你的产品适合哪个阶段的市场,了解各个市场流行的产品外观、结构和功能等属性。
同时,识别国内行业的头部企业和你的直接竞争对手,关注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思考哪个市场最适合你作为主攻方向。那么,市场调研该在哪里进行呢?最好的方式是亲自去逛展,比如广交会、香港电子展和国外的大型展会等。多拍一些照片,多做一些笔记,信息越全面,对你的思维启发就越大。
外贸人如果想要寻找客户,可以来使用格兰德外贸平台的搜索引擎获客功能,根据自身的产品词以及目标市场即可挖掘出大量的关联域名,随后便可导出或是继续跟进。
2.选品
在市场调研之后,想必你对自己的外贸行业有了一定的认知。接下来就是选品了。很多工厂老板可能会问,既然想做外贸,不就是把所有产品都拿出去卖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明确,由于国情和消费习惯的不同,同一类产品在国内好卖的,未必能在国外畅销;而在东南亚卖得动的,未必在欧洲同样受欢迎。
因此,回到之前提到的主题,你的主要目标市场是哪里?然后再仔细考虑,哪些产品适合这个目标市场。如果你的产品不适合,前期可以选择贴牌一些其他工厂的产品,毕竟“工贸一体”嘛,跟别人拿货去卖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等到时机成熟,再开发自己的款式也是明智之举。
在选品过程中,要明确哪些是利润机,哪些是引流机。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思考如何定价才能快速打开局面,维持工厂费用的手段,以及如何实现盈利。
3.产品认证
要彻底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办理产品认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些认证包括:适用于欧洲市场的CE、CB、RoHS和REACH;适用于德国市场的GS;适用于北美市场的ETL、UL、FCC、FDA和CSA;以及适用于日本的PSE和澳洲的AGA、C-tick等。获得产品认证后,产品才能获得当地客户的认可,这就是进军某个市场的“入场券”。
然而,许多工厂在这一环节上却特别舍不得投入,大部分人认为认证费用过高,尤其向海外权威认证机构申请认证时,费用令人不堪重负,如美国的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德国的TÜV Rheinland、瑞士的SGS以及英国的Intertek等等。
如果工厂停留在算小账的思维上,大部分人往往是不愿意申请任何产品认证的。然而,从全局来看,有产品认证的工厂在市场竞争中往往更具主动性,盈利能力也显著优于没有认证的工厂的。
4.外贸团队
在前期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补充外贸业务员。初期不需要一次性招太多人,一两个优秀的业务员就足够。这里需要考虑的是:
1.一个有能力的外贸业务员,往往比几个只是在办公室里待着的新人更有价值。
2.最重要的是出单,切忌用人头的多寡来为自己制造安全感。但随着业绩的增加和外贸条件的改善,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人员。对于工厂而言,前期并不需要过多关注团队管理。事实上,很多工厂在管理外贸团队方面的经验也比较有限。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找到合适的人才,激励他们努力出单,并在物质上尽可能倾斜资源给那些能带来业绩的外贸人员。如果外贸业绩尚未突破5000万人民币,此时谈论外贸管理为时尚早。
这是一个混沌初开的阶段,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工厂来说反而是最安全的。等到业绩突破5000万后,再考虑如何整顿外贸团队,建立绩效管理机制、订单管理制度、客户管理制度以及分配机制。不可忽视的是,在开展业务的同时,还要鼓励外贸业务人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掌握外贸营销技巧、外贸专业知识、公司产品特性和营销平台的运营技巧。
以上便是工厂做外贸需要准备什么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广大外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