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电解液容器进出口数据报告
中国电解液容器2025年Q1进出口趋势分析报告——基于格兰德查全球贸易数据库及海关数据。
一、2025年Q1中国电解液容器出口核心数据

出口总量与金额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电解液容器(含铝制壳体、塑胶密封容器、耐腐蚀涂层容器等)出口总量达480万件,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18%(受全球动力电池及储能产能扩张驱动)。出口总额6.8亿美元,同比增长50%,均价从130美元/件提升至142美元/件,主因高附加值耐腐蚀涂层容器出口占比提升至35%。
分产品出口表现
铝制壳体:出口量300万件(62%),同比增长40%,单价120美元/件,宁德时代、比亚迪配套特斯拉、LG新能源海外工厂。
耐腐蚀涂层容器:出口量120万件(25%),同比激增60%,单价180美元/件,欧美储能项目(如Fluence、NextEra Energy)需求增长70%。
塑胶密封容器:出口量60万件(13%),单价80美元/件,主攻东南亚两轮车电池替换市场。
出口省份TOP5
广东省(180万件,38%):比亚迪、欣旺达供应欧洲动力电池厂耐腐蚀涂层容器。
江苏省(150万件,31%):宁德时代溧阳基地出口铝制壳体至美国特斯拉得州工厂。
浙江省(100万件,21%):天赐材料、新宙邦塑胶容器覆盖东南亚储能项目。
福建省(30万件,6%):厦门钨业配套韩国SK Innovation高镍电池项目。
上海市(20万件,4%):特斯拉超级工厂返销铝制壳体至柏林工厂。
出口国家TOP5(按金额)
美国(2.2亿美元):特斯拉4680电池扩产拉动铝制壳体进口增长80%。
德国(1.5亿美元):大众PowerCo采购耐腐蚀涂层容器(单价200美元/件)。
韩国(1亿美元):LG新能源储能项目需求爆发,耐腐蚀容器进口量翻倍。
越南(8000万美元):VinFast动力电池厂铝制壳体订单同比增长150%。
印度(6000万美元):塔塔储能项目采购塑胶容器(单价<100美元/件)。
外贸人可以来格兰德外贸平台办理VIP,通过使用客户背调、市场选择、海关数据以及客户挖掘等功能快速提升自身业绩。
使用兑换码“天天爆单”可获得50元优惠。
二、2025年Q1中国电解液容器进口核心数据
进口总量与金额
2025年Q1电解液容器进口量12万件,同比增长10%,进口额2.4亿美元,同比增长25%,集中于尖端材料及工艺:
高纯度铝制容器:进口量6万件(50%),单价3000美元/件,日本UACJ、德国Hydro铝业垄断动力电池高精度需求。
陶瓷涂层容器:进口量4万件(33%),单价4000美元/件,美国PPG、瑞士Oerlikon供应固态电池中试线。
航空级轻量化容器:进口量2万件(17%),单价5000美元/件,法国Constellium供应中国商飞大飞机电池项目。
进口来源国与用途
日本(进口额1.1亿美元):UACJ高纯度铝容器用于宁德时代高镍电池量产。
德国(8000万美元):Hydro铝业供应比亚迪刀片电池高精度壳体。
美国(4000万美元):PPG陶瓷涂层容器配套卫蓝新能源半固态电池测试。
法国(1000万美元):Constellium轻量化容器用于C919国产大飞机应急电源。
进口省份TOP3
广东省(占比50%):比亚迪深圳研究院、欣旺达进口日本高纯度容器。
江苏省(30%):宁德时代溧阳基地采购德国Hydro铝制壳体。
上海市(15%):商飞浦东基地进口法国航空级容器。
三、格兰德查全球关键洞察
市场驱动因素
动力电池产能全球化:中国电池企业海外建厂(如宁德时代匈牙利基地)带动铝制壳体出口增长55%。
储能标准化需求:美国UL 1973认证推动耐腐蚀涂层容器溢价率提升20%。
固态电池技术升级:陶瓷涂层容器进口额增长40%,国内量产工艺滞后海外2-3年。
风险与挑战
原材料波动:铝材价格同比上涨22%(LME期货价突破2800美元/吨)。
专利壁垒:日本UACJ高纯度铝轧制技术专利限制国产替代进度。
碳关税压力:欧盟拟将铝制容器纳入CBAM清单,碳足迹追溯成本增加15%。
四、格兰德查全球策略建议
短期行动(2025Q2)
抢占RCEP市场:对越南、泰国出口塑胶容器实施零关税优惠(东南亚储能项目年增30%)。
工艺改良:推广国产特氟龙涂层替代部分进口陶瓷涂层(成本降低25%)。
长期战略
材料突破:联合南山铝业研发航空级铝材(目标2027年国产化率30%)。
设备升级:引进德国舒勒集团精密轧制设备,提升高纯度铝容器良品率至95%。
本地化生产:在墨西哥蒙特雷设铝制容器加工厂,规避美国IRA法案关税限制。
循环回收:与格林美合作建立铝材回收体系,满足欧盟《新电池法》再生铝比例要求。
如需定制化电解液容器产业链竞争力分析或贸易合规解决方案,请联系格兰德查全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