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采购模式有哪些
主流采购模式如下:01.集中采购模式;02.分散采购模式;03.中心协调采购模式;04.订货点采购模式;05.MRP采购模式。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主流采购模式有哪些

01.集中采购模式
定义:企业在核心管理层建立专门的采购机构,统一组织企业所需物品的采购业务。以组建内部采购部门的方式来统一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的采购业务,减少采购渠道,通过批量采购获得价格优惠。
作用:集中采购体现了经营主体的权利、利益、意志、品质和制度,有利于稳定本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经营主体降低进货及物流成本,赢得市场,控制节奏,保护产权、技术和商业秘密,提高效益,取得最大利益的战略手段。
优点:规模效应、品质统一。
缺点:权利过于集中,无法因地制宜。
外贸人可以来格兰德外贸平台办理VIP,通过使用客户背调、市场选择、海关数据以及客户挖掘等功能快速提升自身业绩。
使用兑换码“天天爆单”可获得50元优惠。
02.分散采购模式
定义:经营主体将采购权力分散到各个业务运营部门,由各个业务运营部门在核定的金额范围内,直接向供应商采购商品。
特征:分散化的组织,各个组织自行制定、控制着“供应、流程、决策”。
优点:在分散的情况下,各个业务运营部门或者是工厂负责供应决策和采购执行。这种结构很好地满足各地独特的需求,并且可以灵活调整采购时机及采购策略,提高采购的效率。也有利于形成多采购主体之间的竞争和赛马,增加采购信息渠道,有利于集团掌握和监督。
缺点:无法控制全集团的支出,无法满足业务的整体目标。 各个地点之间极少有信息的协调与共享,很难在全集团范围内共享系统、技能、资源。
03.中心协调采购模式
定义:采用集中的方式来控制成本支出、业务流程标准、知识及资源共享,同时以分散的方式向各地去授权执行。
执行方式大致有三:
(一)分公司签订合同,集团评审,分公司执行;
(二)集团签订合同,集团评审,分公司执行;
(三)集团定基准价,各分公司参照谈判签订合同。
04.订货点采购模式
定义:根据物料的再订购点安排物料需求计划,一旦存货量低于再订货点即进行补充采购的一种采购方式。
思路:再订货点(数量)=采购提前期消耗量+安全库存。
公式:R = d × L + B,再订货点(R)的数量应等于交货时间(L)与平均每日需求量(d)之积再加上保险储备量(B)。
05.MRP采购模式
MRP全称: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它是由企业采购人员采用MRP软件,制订采购计划而实施采购的。
MRP采购原理,是根据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主生产计划)和BOM(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单)以及主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库存量,逐步计算出主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原材料所应该投产时间、投产数目,或者订货时间、订货数目,也就是产生出所有零部件、原材料的出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然后按照这个采购计划进行采购。
MRP采购模式以需求分析为根据,以知足库存为目的。对需求计划的准确提出要求比较精细、严格。
以上便是主流采购模式有哪些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广大外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