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正式生效,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现今规模最大的区域自贸协定RCEP正式于今年的1月1日开始落地实行,中国众多的企业都已经开始积极加入新规并开始进行市场化运作。一个新兴的贸易规则必然会对施行区域内的企业和人民带来影响。下面我们就从最贴近大众生活的粮油业出发,聊聊RCEP生效后的影响。
众所周知,降税是RCEP的一大亮点。RCEP成员国将通过十年左右时间实现90%的商品享受零关税。RCEP生效当天,大批产品关税立降为零。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椰子汁、菠萝制品、纸制品,从日本进口的电磁炉、电烤箱等都将逐步免除关税,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将会进入消费者购物车。
对于国内粮油加工企业而言,RCEP也带来了新机遇和利好,有助于抢占RCEP成员国市场份额,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
另一方面,RCEP许多成员为农产品出口大国,随着贸易关税的减免降低,一些国家农业产品将以十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进入我国市场。RCEP成员国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区域内稻谷、棕榈油产量分别接近全球60%、90%,小麦、牛肉、原糖等农产品产量接近全球20%左右。

在区域贸易谈判过程中,允许一些产品被列入保护,这些产品被称为“敏感性产品”,在关税上仍然不为零。中国与东盟谈判时,对于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的一些产品,包括大米、天然橡胶、棕榈油、纸制品、部分化学品、数字电视、板材等,均被列为“敏感性产品”。如果中国对这些产品实现零关税,会对本土产业产生冲击和影响,因此双边谈判允许中国对这些产品提出保留。
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方面,“敏感性产品”包括粮食、棉花、植物油、糖等,中方未作关税减让,以减少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因此,棕榈油、大米等敏感性粮油产品并不在RCEP零关税范围内,仍设有关税保护,以确保国内粮油产业发展。
RCEP生效后,我国农产品进口量扩大的主要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牛羊肉、乳品,东盟、日韩的热带水果、加工休闲食品等,这些产品正是我国满足消费升级所需求的。所以,从总体上来看,RCEP的生效对我国粮油产业的冲击并不会很大,但是对于人民而言,可以购得的商品将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