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有哪些风险隐患
信用证有哪些风险隐患 很多外贸人觉得,现阶段的信用证付款是最常见的付款方式之一,因此,其想必也是非常安全的,实则不然,小编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下信用证有哪些风险隐患?

信用证有哪些风险隐患
1、进口商不按合同规定开证
信用证是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即进口商)的要求或指示开立的。信用证的条款应与买卖合同一致。但在实际业务中进口商不依照合同开证。从而使合同的执行发生困难。或者使出口商遭致额外损失的情况亦很多见。例如。进口商不按期开证或不开证;进口商在信用证中变更一些条件或增加对其有利的条款。以达到企图变更合同的目的等。
2、进口商伪造信用证诈骗
有些进口商伪造信用证。例如。窃取其他银行已印好的空白格式信用证或与已倒闭或濒临破产银行的职员恶意串通开出信用证;将过期失效的信用证恶意涂改。变更原证的金额.装船期和受益人名称;伪造保兑信用证。即进口商在提供假信用证的基础上。为获得出口方的信任。蓄意伪造国际大银行的保兑函。出口商如若警惕性不高。将导致货款两空的损失。
3、开证行的信用风险
信用证作为一种银行信用。在受益人提交了与信用条款完全一致的单据情况下。开证行对之承担首要的付款责任。在外贸实际业务中。由于开证行信用较差所导致的收汇困难也不乏其例。开证行能否付款还会遇到进口国的国家或政府管制的风险。如进口国家国际收支困难。缺乏外汇储备。阻碍开证行支付货款外汇。或延误支付。受益人想减轻这种风险。可以要求受益人所在出口国的银行保兑信用证。
4、进口商故意设置“软条款”
所谓信用证中的“软条款”。是指信用证中加列各种条款致使信用证下的开证付款与否不是取决于单证是否表面相符。而是取决于第三者的履约行为。开证申请人通过制定“软条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银行的第一付款人地位。从而大大降低了银行的信用程度。信用证中的“软条款”使名义上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实际上成为可撤销的。“软条款”的形式和内容在后面还将有详细论述。
5、银行信誉
目前很多国家如孟加拉国的银行,开证要求出具资信报告,但由于其当地银行的信誉实在是不好,所以目前我国银行和机构一般不予以出具。
因此,外贸人可以找格兰德平台进行出具。
https://www.x315.cn/overseasreport/?share=QZONR

通过企业资信报告,不仅可以使客户快速了解自身,更可以展示出企业自身的实力与信用,在与客户进行对外贸易沟通磋商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错的谈判筹码。
除了国内企业信用报告之外,格兰德还可以为外贸人出具216个国家的企业信用调查报告,为外贸安全保驾护航。一份报告,轻松搞定买家背景,确保货款安全!
以上便是信用证有哪些风险隐患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广大外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