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客户拒收货物的原因
国外客户拒收货物的原因如下:第一.进口国政策调整,无法进口清关;第二.付款能力减弱,希望先行提货;第三.下游销售遇阻, 直接弃货止损;第四.本币汇率贬值,付款意愿降低;第六.恶意利用当地海关规则,实现不当得利。本次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
国外客户拒收货物的原因

第一.进口国政策调整,无法进口清关
2020年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陆续出台调整了对华贸易及进出口政策。由于进口国政策的调整,买方无法对进口货物进行清关,从而造成拒收货物。
第二.付款能力减弱,希望先行提货
个别海外买方由于财务状况遭遇困境,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没有足够现金流付款赎单,付款能力下降,因此无法支付货款再提货,而是违反原来商务合同的约定,要求出口企业放货给自己,实际上出口企业支付方式已经变更为风险更高的赊销。
更多外贸知识,欢迎来格兰德外贸平台知识库查询了解。
https://www.x315.cn/trade?share=QZONR

第三.下游销售遇阻, 直接弃货止损
当海外买方遇到市场低迷,货物滞销,下游销售不畅,甚至价格下跌较快时,可能会及时“止损”,直接弃货。此外,个别商品如果错过销售旺季(如圣诞季)等都有可能引发买方拒收货物。
第四.本币汇率贬值,付款意愿降低
一般情况下,出口企业商务合同按美元计价,从签订合同或订单,到买方支付货款,往往长达几个月时间,在此期间,如果个别国家或地区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买方需要用比之前预计更多的本币兑换等值美元,从而直接影响买方付款意愿。如果下游货物价格上涨幅度不足以弥补损失或者货物销路不畅,“精明”的买方精打细算之后,往往也会拒收货物。
第五.投机取巧爱占小便宜,要挟降价
个别信用不佳的买方,为了贪图鸡毛蒜皮的利益,往往以质量问题、迟出运问题等借口,将不提货原因归结为出口企业的过失,实际目的是以此作为要挟,迫使出口商降价。
第六.恶意利用当地海关规则,实现不当得利
部分国家的海关存在很多奇葩的管理规定,例如罚没期较短,如企业未及时办理报关手续,货物将被认定为弃货或拍卖。在申请退运或转卖时,需要向海关证明原进口商已拒绝货物或不再提货。有些不良买方就会恶意利用海关政策,不明确表态是否收货,故意拖延时间,直到货物被迫拍卖后,自己再去按低价拍得到货物;或在出口企业陷入被动后提出大幅降价要求。
以上便是国外客户拒收货物的原因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广大外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