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常见的欺诈行为有哪些
外贸常见的欺诈行为如下:第一.推说损失了大客户或等待客户付款;第二.买方发出破产威胁;第三.游击购买;第四.以质量问题为由故意找茬;第五.利用第三方代理进行诈骗。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
外贸常见的欺诈行为有哪些

第一.推说损失了大客户或等待客户付款
“老赖”们常用的逃避或延期付款的伎俩是声称他们损失了大客户,因此付不起钱了。还有个类似的手段:买方声称其游客户预订了此批货物,但是现在下游客户付不出钱,所有只能等待下游客户付款。
这些理由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则是债务人延期付款的托辞,这对于国内出口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如果债务人的现金流出了问题,那他们的业务恐怕也亮起了红灯。当然,债务人也可能有充足的现金流,只是想用这种伎俩拖延付款时间罢了。但是不管怎样,当买方以这种理由提出延期支付要求时,国内的出口企业还真要留一个心眼。
第二.买方发出破产威胁
发出破产威胁也是买方拖延甚至逃避付款时常用的策略。他们往往强调,如果卖方坚持要求付款,他们只能选择破产,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样子。买方往往利用这种拖延战术,要求债权人耐心等待,并试图让债权人相信“坚持要求现在付款会使买方被迫申请破产”。
如此一来,卖方不仅只能按照破产程序的处置方法获得应得款项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还需要等待更为漫长的时间。与上一条类似,破产威胁也会将国内出口企业置于危险境地。
第三.游击购买
有些心术不正的海外买方经常采用“撞大运”的方式来行骗。他们会向很多没有合作过的供应商下订单,在最初几次订单中甚至愿意预先付款。在国内出口商放下戒心之后,这些客户会要求卖方提供更加宽松的付款条件,并抛出大规模的订单作为诱饵。
因为获得了不断下单的新客户,出口商们会轻易将风险防范问题放在一边。这样的订单足以让骗子们大赚一笔,他们自然不会再付款了。当出口商反应过来后,他们早已溜之大吉。随后,他们会跑到另一家苦于没有销路的出口商那边故技重施。
为了防止被欺诈,外贸企业可以来格兰德外贸平台出具一份信用报告,根据上述信息对客户信誉度做出精准判断,确保货款安全。
https://www.x315.cn/overseasreport?share=QZONR

第四.以质量问题为由故意找茬
通常在收货很久以后,买方会提出产品有质量问题。如果没有在合同中事先约定,这类事情是较难处理的。想要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交易前做好防范工作。最重要的是,出口企业需要保证他们拥有买方签名的关于所有产品规格的书面协定。
协议中还应当有双方同意的产品退还方案,以及买方报告商品质量问题的流程。
第五.利用第三方代理进行诈骗
第三方代理在国际贸易中很常见的交易方式,然而,利用第三方代理诈骗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海外客户对出口企业表示,他们要让中国国内的一家第三方代理处理贸易的所有流程。由代理方负责下单,而产品则按照代理方的要求,直接从工厂运往海外客户手中。代理公司在这时通常也会向出口企业付款。随着贸易次数的增多,应代理方的要求,支付条件可能会越来越宽松。
眼见贸易越做越大,代理方可能突然消失。此时,出口企业只能向海外客户索要未付款项。海外客户会坚称:他们无法对代理公司购买产品和逃款的行为负责,因为代理方没有获得他们的授权。如果出口企业去咨询专业的海外收款顾问,那么顾问就会要求查看能够证明海外客户授权代理方下单及直接发货的文书或其他档案。如果出口企业从未要求对方提供这类正式授权证明,这样也就没有法律依据来迫使对方付款。
以上便是外贸常见的欺诈行为有哪些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广大外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