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A认证强在哪里?外贸人增加买方黏性,重获订单的秘密武器!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一句话说出了多少外贸人的心声。
小编收到过不少朋友的吐槽,其中内容无非就是自己怀着一片赤诚之心去了解客户需求,跟进以前的产品使用情况,希望能得到有效反馈,继续达成合作。但很多时候的结果就是石沉大海,随后便了无音讯,变成一个“只干一单子买卖”的现象,其中贸易公司遭遇这种情况的居多。
资深的外贸人都清楚,能否与客户建立起长久良好的合作关系,决定着这个外贸人在这一行业中成功与否。很多时候,订单不总是来自于新客户,老客户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况且有时候,新客户也是老客户介绍的。
因此,对于外贸人来说,老客户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这并不难,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目标,那就是让客户记住你,认可你,选择你并且依赖你。当你一旦达成这个目标时,恭喜你,你已经成功了,这个客户已经成为了你的忠实客户,只要别出现太“离谱”的操作,一般不会有太多问题。

那么,如何用实际行动维护老客户呢?在小编看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认真对待客户提出的需求
这是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经验的外贸人都会在一笔订单完成后问下客户是否有其他需求,如果这时客户提出了比较特殊的产品要求,部分外贸人一旦发现做不了的话就会不再跟进。
这一点是不对的,哪怕做不了,也要跟客户解释清楚,不要冷处理,细节往往最会打动人心。
二.不要着急
很多外贸人都存在这个问题,太急了。
诚然,处理订单时,风风火火、雷厉风行,这没有问题。但面对客户时,一定要有耐心,戒骄戒躁,平和应对。
特别是有些客户对于订单会出现失误疏忽,这个时候也不要责备,先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小编做商务专员时真的见过反面例子的,结局就是那个客户吐槽了一句:“这个甲方做得真憋屈。”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一点同样很重要,我们对自己很了解,但对客户也了解吗?
客户所在的地区或国家有什么习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要点?这些你都知道吗?
对此,外贸人可以使用格兰德平台查询各国风俗民情,也可以使用各国节假日查询功能一键查询。

再者,如果希望挖掘客户更多的信息,深入了解其所在的企业背景,可以选择使用格兰德新推出的海外企业线上背调功能。
使用步骤:
1.输入已知信息(企业名称)进行全网搜索
2.在搜索结果中,根据需要的信息精准定位。
3.找到目标企业,查看企业背景信息及联系人信息。

四.保持原则
原则是很重要的,守护好自己的原则更是重中之重。
经常能看到有些外贸人为了拿下一笔订单,一而再再而三地就价格问题作出让步,然而,最后这笔订单还不属于他。
这就是很典型的一个问题,跑单其实很正常,客户的确看到了你为了这个订单不断降价,但他也看到了你不断在放弃自己的原则。
“你为了这笔订单一次次地降价,那你会不会为了拿回利润把我要的产品质量降低?”
还有一点,不要轻易承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的。
五.巩固关系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小编一直不认同,身边有不少优秀的外贸人与客户就是朋友的关系,这完全就是行为处世与人格魅力的问题。
做外贸的人,人格魅力都不会太差。而行为处事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只要你把客户变成朋友,他自然会帮你宣传你的产品。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哪怕关系再好,这也是跟钱挂钩的生意,小编建议每笔交易之前还是用格兰德的全球信用报告查询一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六.做好跟进
最后一点,做好成单后产品的跟进,主动联系客户了解下产品使用情况。
市场上肯定不只有你一家企业在做同样的产品,换句话说,竞争是很大的,你怎样确定客户一定能从你这下单呢?
所以,及时跟进,了解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总是好的。
七.办理GCA国际认证,强大自身
无论什么时候,资质证书都可以代表一个企业的实力。
前面说过,你可以对客户进行背调,同样,客户也会对你进行背调。
而很多以前合作的企业选择不再合作的原因很简单:“别人有认证证书,你没有,我为啥不找一个看起来信得过的人合作呢?”
诚然,我们都知道自己的产品不会有问题,但客户如何相信呢?空口白字难以服众,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小编在这里建议外贸人找格兰德平台办理GCA国际认证。
作为全球信用协会推出的企业信用认证服务,GCA国际认证的出现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企业之间的贸易互信,还降低了交易门槛,提升了交易效率。

目前,格兰德为全球信用协会在中国市场唯一官方申请机构,认证服务由格兰德信用评价专业团队运作。
除此之外,GCA认证被推荐广泛运用于国际采购、国际招投标、国际市场开拓等国际商贸领域,是企业走出国门展现优质信用的权威背书。
总而言之,对于外贸这个行业来说,老客户不是必要的,但没有老客户是万万不行的。没有做好沉淀,很容易会陷入一次次开发新客户的“旋涡”当中,难以自拔。
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公司的时间成本与个人的经历成长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