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拖欠货款太多的坏处有哪些?

在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商家拖欠货款或相关的货款纠纷,这些纠纷基本上每家企业都遇到过,有的企业就顺利地进行了解决,而有的企业却造成了坏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能力。财务分析拖欠货款太多的坏处有哪些?
一、财务杠杆的负杠杆
财务杠杆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但风险与收益共同结合起来是利弊同时存在的,杠杆效应同样可能带来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大幅度下滑。
当企业拖欠货款过多,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当企业经出现亏损时,减少负债反而权益收益提高。投资者带来企业财务风险大的信息,对企业之后的发展很不利。
二、再筹资困难
因为被拖欠货款,所以应收账款率高,企业的负债率大,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债权人企业到期还本付息的能力产生质疑,使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难度,为了筹集到资金,必然要增加利率,使未来筹集成本增加,难度加大。
同时,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某些已经上市的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还会影响股东对企业的评价,进而影响到股票价格。
在采购和销售环节中,由于企业信用受损,供货方将谨慎对待企业的赊购要求,购买方也会重新考虑是否预先付款,当企业资金紧缺时,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加剧资金供求矛盾
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反映企业资金支付能力不足,资金周转循环能力弱。也代表工业企业急需的原材料购不进,产成品销不出去,正常生产难以维持,一些工厂已处于停产状态,连锁反应,恶性循环,造成银行贷款被大量占用,资金调度发生困难,使资金短缺雪上加霜,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
企业的经营都会有很大的风险,作为企业家,企业管理者必须要严格把控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到不拖欠薪资,货款等问题,否则会直接影响其信用,造成企业经营问题。
四、最终影响企业改组经营
在改革改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方针、财务政策等都会发生变化,改革改组的其他企业有前车之鉴的作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负债比率的控制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