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惊魂72小时!100万订单差点打水漂!
展位前突然冲过来一个满头大汗的同行:“王总!江湖救急!来了个大客户,我们搞不定了!”
我二话不说,起身就跟了过去。到了他们展位,好家伙,老板带着三个业务经理,正和一个西装革履的哈萨克“大客户”激烈交锋。这位仁兄语速快得像开了倍速,一口带着浓重哈萨克腔调的俄语,突突突地往外蹦。饶是我俄语还算过关,也得让他重复好几次才能勉强跟上。
这位“大客户”派头十足,自称是阿斯塔纳的配件大拿,对我们这位团友工厂的产品赞不绝口,质量、价格统统没问题!他的“蓝图”更是宏伟:不仅要拿下阿斯塔纳的代理权,还要把货铺遍哈萨克斯坦,进军乌兹别克斯坦,甚至辐射俄罗斯部分城市!听得工厂老板和业务经理们眼睛都亮了,连我在旁边听着都暗暗羡慕:这要是成了,得多大一笔生意啊!
气氛一片大好,直到聊到最关键的环节——付款方式。

工厂这边很谨慎:货值太高,一个柜子就值70到100万人民币,要求先付30%定金开始生产,货做好了通知客户,付清70%尾款再发货。这是行规,也是保障。
没想到,“大客户”大手一挥,提出了他的方案:预付50%,工厂生产。货发到他在哈萨克斯坦的仓库,他验货没问题了,再付剩下的50%。
空气瞬间凝固了。工厂的人面面相觑:只收50%就把价值百万的货发过去?风险太大了!
“大客户”似乎早有准备,振振有词:“我们是第一次合作!我没用过你们的产品,如果我100%付清你们才发货,万一货到了我仓库,我验出问题,那所有风险不就全压在我一个人头上了?这不公平吧?”
这话乍一听,好像有点道理?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五个中国人,老中青都有,集体像是被按了暂停键,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反驳!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沉默时刻,旁边一个声音轻飘飘地响起,却像炸雷一样点醒了我们:“这么大的货值,你亲自去工厂验货不就行了?差旅费嘛,工厂和你分摊一下总可以吧?”
说话的是谁?我的好兄弟,这次展会一直陪着我们的当地通——瓦罗嘉大哥!
这一句话,瞬间打通了我们的任督二脉!我感激地看向他,工厂的人也立刻反应过来,连声附和:“对对对!您来厂里验货,我们欢迎!差旅费好商量!”
再看那位刚才还口若悬河的“大客户”,脸色“唰”地就沉了下来,丢下一句“明天再谈”,匆匆离开了展位。结果?第二天他再也没出现过。
谜底揭晓!我们后背一阵发凉。这哪里是什么大客户?分明是冲着那50%预付款来的!要不是瓦罗嘉大哥关键时刻一句点醒,这百万订单的陷阱,我们可就真踩进去了!
这次惊险的经历,让我对带当地人一起参展的价值,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
1.语言壁垒粉碎机:沟通不畅时,本地伙伴能精准翻译,避免因误解错失良机。
2.信任背书强心剂:有本地伙伴在场,等于告诉客户:我们在这里有根基,售后有保障,合作更安心。
3.人心洞察显微镜:当地人最懂当地人的心思和套路(就像瓦罗嘉瞬间识破骗局),能帮我们快速判断客户虚实,调整谈判策略。
4.活体导航指南针:展会后的市场走访、地推?有本地伙伴带路、规划路线,效率比导航软件高十倍!
5.提前用工具获取客户信息:提前使用格兰德查全球外贸获客平台的查全球功能,即刻对客户公司做出查询,获取对方经营状态、注册号、注册日期、注册地址、公司管理人员等信息,在对未来交易做出综合判断的同时,确保自身贸易安全。

展会结束后,我特意请瓦罗嘉大哥多留了几天。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先是扫遍了阿斯塔纳的汽配城和周边市场,接着又飞往阿拉木图,深入当地汽配集散地实地调研。
行程最后一天,在酒店的房间里,我们摊开哈萨克斯坦地图,结合展会接触的客户信息和地推的所见所闻,做了个关键复盘:
一.阿拉木图及其周边市场,汽配产品竞争已趋白热化,充斥着大量低价、无保障的货品。除了维护好现有的几个追求品质的老客户,投入更多精力意义不大。
二.但以阿斯塔纳为中心的中北部地区,以及靠近俄罗斯的部分城市,情况截然不同!这里的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对价格的接受度也更好,是一片值得深耕的蓝海!
这次哈萨克斯坦之行,虽然过程惊险,结局也并非立刻签下大单,但收获远超预期。当你全力以赴,上帝关上一扇门时,真的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一扇看清方向、避开陷阱、找到真正机会的窗。这趟险象环生的旅程,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