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买卖合同中拖欠货款纠纷?
买卖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关系,而买卖合同就是针对双方标的额较大为保证安全而以书面形式规定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生活中也经常看到买方卖方因拖欠货款而产生纠纷,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说一下如何避免买卖合同中拖欠货款纠纷。
一.买卖合同定义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条 【买卖合同定义】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六条 【买卖合同条款】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二.如何避免买卖合同中拖欠货款纠纷
(一)签订合同前应当注意的风险
1.评估买方的付款能力。
这需要企业尽一切可能了解对方的法律地位,经营范围,资信状况,近期的经营业绩,商业信誉。对于履行能力不良的客户,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付款的方式为货到付款,及以此来降低企业的风险。对新客户或没有把握的老客户,无论是代销或赊销,交易的金额都不宜过大。
2.评估对方的信用。
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对方的信用,如通过对方的客户中了解,委托专业的资信查询机构。对于信用差的客户,则需考虑是否与其合作,在其货款到期后,则应抓紧时间催收。
3.订立合同时应使用书面形式并采用比较标准的合同。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布有标准的合同范本可以进行参照。若有条件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进行鉴证。
4.合同中应该明确条款,防止产生歧义。
对于标的物名称、规格清楚约定;明确检验日期和检验标准;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条款等主要内容。
(二)履行合同中应当注意的风险
1.重视送货单的签收,必须有对方的签字盖章。
因为这是关系到企业是否履行合同义务的凭证。企业应注意保存好送货单,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
2.送货单、发运单等单据填写要规范。
送货单、发货单收货人名称要全称,且与合同名称一致。如果收货人不是合同收货人时,应加上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才能保证企业权利。送货单、发货单中填写的货物名称、规格、数量等内容,应与合同约定的内容一致。
3.定期与买方进行对账,并形成对账单。
企业应当定期与对方进行对账,形成书面的对账单,并要求对方在对账单上签字盖章。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避免买卖合同中拖欠货款纠纷的相关回答。对于买卖合同,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和履行合同时要注意规范形式,规避风险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