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后如何跟进客户
展会后跟进客户的方法如下:第一招:锁定客户,确定目标;第二招:展会当天乘胜追击;第三招:系统“解剖”客户“肌理”;第四招:“私人订制”开发信。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
展会后如何跟进客户

第一招:锁定客户,确定目标
我们在参加展会时,业务员应准备好展会记录本,用来完整记录每个客户的需求、发问要点、对产品的兴趣点等现场洽谈内容。这些现场记录,是以后最重要的业务分析、判断、跟踪标准。
展会后,从现场洽谈记录开始,根据洽谈内容,为客户分级。不同客户有不同的分级标准,以下以展会上开发的新客户进行分析。
A级客户标准:深入了解公司的规模、产能、交期。有具体的切入点,谈到产品及报价,有样品需求,甚至提及付款方式、验厂验货、包装方式、售后服务。这类客户需要优先跟进、重点跟进。
B级客户标准:有针对一个话题进入过3至5个问题的讨论,有比较明确的产品切入点,可能谈到过产品的情况、报价等。而他有供应商,目前合作比较稳定,没有转移的意向,则建议适合长期跟进。
C级客户标准:简单地商务交流,交换名片,但没有谈到非常明确的产品需求,没有清晰的采购需求。
这种客户可能是为了找一些产品的商机,可能是新开辟了这个行业,本人尚属了解摸底阶段。此时,业务员需要对客户做更深的了解,了解客户现有的业务范围和自己提供的产品范围是否接近,了解他的客户群体和自己现有的客户群体是否吻合,这一类客户具有相当的开发价值。
D级客户标准:则为只是拿样本,换名片,基本上没有交流的客户,展会上有大量此类客户存在。对此,业务员要通过后期信息收集、客户分析重新筛选及开发。
外贸人可以来GladCC外贸内容社区的文库版块,下载可以在跟进客户时使用的表格,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https://www.gladcc.com/document?shareCode=CWCTT

第二招:展会当天乘胜追击
展会当天回酒店后,建议业务员给筛选锁定的重要客户写一封邮件,既是感谢信,又是会谈纪要。
这样一个很正式的会谈纪要,会让客户觉得你很专业,里面还可以附上你当时跟客户拍的照片,合影或者他感兴趣的产品图片,这样会更引人注意。
第三招:系统“解剖”客户“肌理”
业务员应尝试在展会后进行“大客户销售机会管理”,通过对客户的系统分析,进行策略性跟进。
从图中可以发现,要做客户购买潜力分析,就要知道客户本身经营哪些产品,客户的客户在购买什么,客户现在的采购规模,现有的采购品类,甚至说客户能采购多少取决于他能销售多少,能销售多少取决于他的销售渠道,因此还要了解客户的销售渠道……
所以除了通过和客户沟通、了解客户外,展会后还需要企业多渠道去收集大量的客户信息。以上分析完成后,就可以接着分析客户购买可能性,购买量,他会不会成为优质客户等。
通过客户分析,最后还可以呈现出一个匹配度,即客户跟企业是否匹配,企业跟客户是否匹配。如果客户是高大上,企业是灰姑娘,这样就很难配对。反之,如果短期内企业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吻合度比较高,这些在客户档案里要优先上调跟进,不断为他们提供新的价值。
第四招:“私人订制”开发信
展会后,业务员经常发现,跟踪了,但却不受客户“待见”。从开发信层面来看,可能是出现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开发信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没有针对客户需求做个性化解答,有“群发”嫌疑。
第二.对公司和产品的描述都“质量好”、“交期准”,这样的表达中,你的优势是大家共同的优势,缺乏个性和销售煽动性。
怎样才算是一封能打动客户的开发信?
展会后的第一封开发信,围绕的应该是客户当时提出来的要求、展会上洽谈过的产品、展会上达成的初步意向、对公司的介绍以及下一步将如何服务客户……
开发信吸引力不够的原因很多,可能你给客户提供的信息还不够详细、专业。如: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是不是缺乏数据化论证支持,缺少结构化表达和细节性描述,可信度、专业度都大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则有可能是客户现有的供应商比较稳定,或者转移订单的风险比较大,若他短期内转了,怕你出不来货。
这种情况下,要从客户的顾虑出发,从客户所关心的方面,打消他的顾虑。可以写一封这样的开发信,试图通过一些问题来捕捉他的顾虑,然后,针对他的顾虑,有针对性地回复。
以上便是展会后如何跟进客户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广大外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