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而帮助企业进行战略选择的一种方法。
企业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

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就需要对这些风险都加以评估。特别要注意的是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风险最容易发生,因此应加强对环境改变时的事务管理。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之一。格兰德小编整理企业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的有关内容,供您参考。
一、进行企业风险评估。
(一)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的第一步
从风险管理的流程可以看到,风险评估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必经流程。风险评估对风险管理过程有直接的推动作用。风险评估又是由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价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全过程的第一步。风险识别是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事件或情况,也就是可能发生什么?可能存在什么状况?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基于风险事件的、综合的、广泛的风险清单,这些事件可能创造、加强、阻碍、降低、加速或推迟目标的实现。
风险识别过程包括对风险源、风险原因、风险事件识别,对于可能对目标产生重大影响的状况、影响的性质进行识别。
(二)风险的分析——风险评估的第二步
风险分析是理解风险性质和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风险分析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提供了基础。风险分析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风险分析的目的在于:
第一,揭示对风险的理解;
第二,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提供输入,以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以及最适当的处理策略和方法。
风险分析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后果和发生可能性”分析,这就提示风险分析的具体工作内容是包括对风险源、风险原因、以及风险的正面、负面的结果,和这些结果发生可能性的考虑。同时,还要考虑现有的风险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然后结合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风险等级。
1、定性分析是通过重要性等级“高、中、低”这样的表述来界定风险事件的后果、可能性及风险等级,然后将后果和可能性结合起来,并与定性的风险准则相比较,从而得出企业最终的风险等级。
2、半定量分析是利用数字分级尺度来测量风险的可能性及后果,然后运用公式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出风险等级。常见的公式有四分量表、五分量表、七分量表等。
3、定量分析是估计出风险后果及其可能性的实际数值,计算出风险等级。
(三)风险的评价——风险评估的第三步
风险评价是风险评估全过程的第三步,本步骤是把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风险准则相比较,或在各种风险的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以确定风险的重要性等级。
简言之,风险评价就是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检查风险分析的输出结果,并把得到的风险等级与风险准则相比较;
二、决定是否需要风险应对;三,对需要进行风险应对的风险按优先次序进行排序。
二、战略管理中常用“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iesand threats)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风险分析的一种。企业应该对内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对外分析外界的机会和威胁,考虑自己的生存机遇。不仅企业在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进行“SWOT”分析,而且在企业日常的内部控制过程中也应该时时这样做,才能将内部控制目标达不成的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