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外部风险管理
企业外部风险管理属于宏观风险管理,企业要有战略的眼光,重点识别、防范外部风险带来的后果。小微企业外部风险管理主要内容有:1、政治风险管理;2、文化风险管理;3、环境风险管理;4、产业风险管理。
一、政治风险管理
政治风险是东道国的政治环境或东道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政治关系发生改变而给外国投资企业的经济利益带来的不确定性。给外国投资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的事件包括:没收、征用、国有化、政治干预、东道国的政权更替、战争、东道国国内的社会动荡和暴力冲突、东道国与母国或第三国的关系恶化等。对付政治风险,小微企业要在跨国经营前做好充分的调查,与当地政府或其他部门在权利责任、资金汇回等方面达成一致。可以从以下几点评估政治风险:法律保障,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人均收入,对经济体系的控制程度,近五年经济增长。
二、文化风险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国经营和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来竞争以及多元文化的冲突,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用全球化观念来考虑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都要考虑文化差异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小微企业要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经营中的文化差异与风险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环境风险管理
环境风险是企业风险之一,分为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把产生的污染物释放到空气中,或在陆地或水道处理工业废料而造成了物质损害和人身伤害,受到重金处罚的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是指企业遇到的来自其经营环境的法律、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风险。如政策、法律的改变,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冲击,使企业的利润减少。企业可运用法律从源头做好防范,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强化建设项目环评措施落实,完善应急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机制。
四、产业风险管理
产业风险是指在特定产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这一风险与企业选择在哪个产业中经营直接相关,主要因素有:产业(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产业波动性,产业集中程度,生命周期阶段,产业波动性,产业集中程度。小微企业可以主要从企业的战略制定上着手,制定适合自己的总体发展规划。在产业成长期,企业的目标是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坚持到成熟期的到来。在产业成熟期,企业的主要战略途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