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合同风险管理
合同签订的规范与否会影响企业业务的进展,一起看看中小微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国外对于合同管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微企业对于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合同风险管理的应用推广力度也不够,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中小微企业管理团队对合同法律风险了解不足
中小微企业管理团队基本是以技术作为创业基础,自身的管理水平较低,更多是靠日常经验和行为惯性进行管理。对于企业管理中心存在的风险,尤其是合同法律风险认识比较浅薄,在合同风险管理上存在侥幸心理。
2、中小微创业企业对合同风险管理的投入不足
由于创业初期的侧重点在维持企业运转上,以此确保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所以大多数企业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只是在真正面临合同法律风险时才引起重视。
3、中小微企业对合同管理全过程缺乏监督
中小微型创业企业的管理团队管理经验不足,通常情况下,只会有基本的合同控制流程,并不会建立合同履行监督体制,即使有相关体制的企业,也由于重视程度不足等各方面原因无法在实际合同管理中加以贯彻实施和执行。

以应收货款的合同签订为例,中小微企业应注意以下问题
1、明确规定货款的支付方式、支付日期、支付金额。企业要对货款支付的相关事宜,在合同中作出明确的规定。
2、明确货款逾期支付的利息、惩罚措施和赔偿事宜等。这项措施一方面可以给客户施加压力,让其不敢轻易拖欠货款。一方面可以有效维护企业自身权益,毕竟货款拖欠会影响债权方企业资金流转,严重者会危及企业生存。在后期维权时,债权方可以根据合同里的利息、赔偿措施等要求客户在支付货款的同时,额外支付违约金、赔偿金等,弥补自身企业因资金流通出现问题而造成的损失。
3、注意客户方业务人员的签约资格,是否有相应的授权。
4、同时还要注意对方资信情况,着重了解公司性质,注册资金或从其他与其合作过的客户了解情况等,以清楚对方履行能力,要求对方提供营业执照有效复印件以便核对。
5、最后了解对方的银行帐号、所在地点及公司规模等基本实际情况,以防空头公司。在签订金额巨大的合同时,可委托综合信用管理服务机构作预先资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