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会遇到各种风险,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就非常重要。
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人员都是在风险发生之后才想办法加以处置,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方法对风险加以管理,这也让企业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
一、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
1、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单一业主制和合伙企业制,仅有少数企业以未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存在。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专业人员掌握风险管理技能,且大多时候只靠一人做决定,这就很难抵抗现代市场经济的风险。
2、财务杠杆比率过低、财务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偏小,很多情况下只能靠自身的资本积累。资金调动和对外举债的能力很有限,这会影响运用财务杠杆来优化自己的财务结构。
3、承受激烈竞争和利润下滑的压力
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的特点,而市场上的大型企业在资金、品牌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面对这种环境与形势,中小企业压力较大,得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中小企业在销售市场上没有掌握定价权,无法随意抬高价格,只能靠企业内部来消化高成本带来的压力,利润空间被压缩。
4、应收账款坏账比例高
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很多中小企业扩大赊销比例,增加应收账款数额,无形中加大了坏账几率。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有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互相拖欠货款,坏账比例高已成为制约企业资金流动性及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5、员工流动过于频繁
很多中小型企业为家族企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家族成员占据了核心位置,外来人员得不到重用,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二、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措施
1、用全局视野审视风险管理措施
如果中小企业只重视解决某一类风险而忽视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很难产生太大的实质性利益。管理人员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的关键性问题。
2、避免风险管理政策流于形式
制定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是很重要的,最好是简单明了、清晰的语言表达,便于员工参照执行。对于相关责任人进行风险业绩的考核。
3、制定风险处置应急预案
中小企业应当防范于未然,根据自身企业的风险隐患特点,在识别和评估潜在重大风险、风险类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编制适合本企业的风险处置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