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是什么
广义的企业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人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狭义上讲,企业信用管理是指针对信用销售的管理,具体是指企业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与信用销售有关的各个部门,完成在信用销售中对客户信息收集和评估以及信用额度授予,进行合同管理,控制和转移来自企业外部的信用风险,以及债权保障、回收应收账款等各交易环节的管理活动。
通常我们所说的企业信用管理是指狭义上的。 企业信用管理的总体目标在于规避因赊销产生的风险,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的同时,使企业的效益和价值最大化。
企业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1、建立和维护客户信用档案。
建立和维护客户信用档案是信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只有建立起客户信用档案和对客户的状态不断追踪,才具备对客户信用价值进行分析的条件。
2、收集客户资料。
信息缺乏导致在授予信息时只能凭借主观判断,没有任何基于事实依据的科学评估。了解客户、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信用状况对于企业防范风险、扩大交易、提高利润、减少损失尤为重要。
3、评估和授信。
评估客户的信用,决定给予客户怎么样的信用额度和结算方式,是企业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
4、保障债权。
债权保障的工作主要有:信用管理人员和法律专业人员审核合同条款,排除可能造成损失的漏洞;严格审查单证票据,防止各种结算方式的欺诈;提出债权保障建议、包括保理、信用保险、银行担保、商业担保、个人担保等手段转嫁信用风险,减少信用损失。
5、账款追收。
企业必须认真分析每笔应收账款逾期的原因,找到最佳处理对策,并马上实施追收。处理逾期应收账款最忌讳的就是拖延,很多本来能够收回的帐款,随着时间的流逝却变为坏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