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很重要,本文主要内容有:1、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的定义;2、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必要性;3、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流程;4、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办法。
一、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的定义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是指企业知识产权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影响。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二、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应该未雨绸缪,要想避免或减少风险的发生,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最好的做法就是采取防范性措施,也就是在交易前就对风险进行管理。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不因违反法律、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对自身合法权利保护不力而遭受的损失,也在于保证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方式保持连贯性和统一性,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便获取利益的最大化。
三、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流程
1、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识别出有效的知识产权风险
企业要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本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及管理相关的内外部初始信息,比如历史数据、预测信息等。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的来源看,外部风险主要来自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动、市场环境的变化、交易对象的需求变化和道德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在职人员知识产权认知度不高、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现有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2、制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策略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内部及外部环境,围绕企业经营目标,确定知识产权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补偿、风险对冲等。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对已评估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以便达到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及控制成本的最小化。
3、制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有:知识产权风险总体管理制度、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管理制度;知识产权诉讼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培训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合同管理制度;知识产权评价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奖惩管理制度。除此以外,专利管理、商标管理、著作权管理、计算机软件管理、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等也是企业要注意的方面。
四、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办法
一般来说,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办法分为三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识别是前期基础性工作,是知识产权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全貌进行总体评价并判断出当前的重大风险和管理上需要改进的风险,该环节能为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风险控制策略一般包括风险预防和风险应对,风险预防是在损失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