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引入风险管理的目的

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企业引入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达到分散、转移或消除风险,使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人们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首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力求实现主体的以下四种类型的目标:
战略目标——高层次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
经营目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其资源;
报告目标——报告的可靠性;
合规目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对主体目标的这种分类可以使我们关注企业风险管理的不同侧面。这些各不相同但却相互交叉的类别——一个特定的目标可以归入多个类别,反映了主体的不同需要,而且可能会成为不同管理人员的直接责任。
其次,企业风险管理有七种方法来实现管理目的:
每个企业在经营中都有可能性发生风险,但如何化解和减少风险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进行研究的,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企业家的头脑中首先要明确有哪几种风险,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
第一为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因投资不当造成投产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
第二为经济合同风险。
经济合同风险是指企业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对方违反合同规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响,造成本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经营和产品合同签订后的履约及赔偿责任问题。合同签订后还应密切注视其执行情况,要有远见地处理随时发生的变化。
第三为产品市场风险。
产品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变化、产品滞销等原因导致跌价或不能及时卖出自己的产品。
第四为存货风险。
存货风险是指因价格变动或过时、自然损耗等损失引起存货价值减少。这时企业应马上清理存货,生产时要控制投入、控制采购、按时产出,加强保管。有些观念保守的企业担心存货贬值,怕影响当前效益,长期不处理,结果造成产品积压,损失越来越大。
第五为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是指企业举债不当或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致使企业遭受损失。
第六为担保风险。
担保风险是指为其他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最后因其他企业无力还款而代其偿还债务。企业应谨慎办理担保业务,严格审批手续,一定要完善反担保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第七为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及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因本国与外国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企业平时就要随时注意其外币债务。密切注视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在银行有外币贷款的企业更应如此。
最终,企业管理的目的是:
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目标,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让企业管理风险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