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风险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政府的支持,使中国企业已经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技术和条件。但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各种风险,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风险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遇到风险的原因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遇到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内部原因,主要指外投资前准备工作不充足,内部的财务管理不到位,没有根据市场条件和自身能力,盲目投资;二是外部原因,主要指投资当地存在政治制度、政府经济干预等政治风险,税收、外汇以及市场缺陷等经济风险以及文化差异宗教信仰等文化风险。
如何对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风险进行管理
1.加强风险意识。有效识别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国际环境、东道国内部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了解整个投资环境的变化条件和表现,把握风险形态。中国企业应该在投资前对项目风险进行科学评价,做出正确判断,以寻求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例如,在进入一个国家市场前,可以通过聘请国际和目标市场专业咨询顾问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咨询公司等,对目标市场的产业政策、市场容量、财政政策进行专业分析。
2.进行风险评估。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专业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在进行投资前对整个项目做可行性分析,对影响项目进展的各个因素逐一深入分析,预测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充分沟通,合理分担。中国企业在选择对外投资地点时,须考虑自然条件的历史和现状,规避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对于政局不稳定的国家,尽可能选择已经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条约的国家。在“走出去”之前需要广泛咨询各级政府、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对目标市场风险的接受程度,是否符合国家“走出去”相关支持政策、政治以及经济风险是否可覆盖、是否可以获得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融资支持等。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同样需要进行市场和财务方面的分析,选择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3.建立风险管理及应对队伍。企业管理者应充分重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合理性。企业应该建立一支高水平、多专业的项目团队,从各个方面来预防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严格控制项目成本,把关质量和安全问题。建立风险管理及应对队伍,及时针对投资风险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形成风险管理计划。比如,在中兴能源“一带一路”的成功案例中,就设计了一个全方位的“保险包”,包括了运输保险、建安险、财产险、海外投资险(承保战争及政治暴乱、汇兑限制、征收等风险)、运营能效保险(承保运营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