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风险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物流企业风险管理主要内容有:1、物流企业风险分析;2、物流企业策略措施。
一、物流企业风险分析
1、采购需求计划不够准确
物流企业集中采购物资前,需要根据客户实际的需求量制定适宜的采购计划,采购部门要对客户的需求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掌握相应物资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便于制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采购计划。物流企业采购计划往往会被实际情况影响可行性,从而增加物流企业的采购成本。如果采购数量偏大,采购部门已经将采购订单下达供应商,供应商又不接受订单调整,就会增加物流企业的采购成本。
2、闲置资金的利用率不高
物流企业一般都会有闲置资金,或因为采购不恰当、客户退货、订单变更、物资损坏而产生闲置物资,若没有客户对闲置物资有需求,闲置物资就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物流企业集中采购物资种类和数量较多,随着经营时间的加长、经营范围的扩大,闲置物资会越来越多。若闲置物资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增加企业资金占用量,减少物流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物流企业经营的风险,降低抗风险能力。
3、配送物质结算时间长
在物流企业完成物资的集中采购后,基本都能够及时将物资配送到相应的需求单位。但物流企业的财务部门却不能及时将相关的发票传递到物资需求单位,延长结算时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物流企业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配合力度不够,导致发票没有随物资一起交付到物资需求方,物资结算的资料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物流企业所提交的物资结算资料不齐全,或资料的质量不满足相关要求而无法通过财务部门审核。
二、物流企业策略措施
1、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物流企业在对物资进行采购时,要确保物资供应的可靠性,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通过互惠互利来降低物流企业的采购成本,能够使物资采购计划更加合理。物流企业要加强对供货商的管理,可通过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对供应商资质进行综合考评,必要时可向第三方征信机构购买交易对象的企业信用报告,选择信用等级高的优质供应商。为了尽可能的规避采购风险,物流企业还应安排专门的人员到供应商的生产现场进行检测。
2、适当扩大采购范围
企业可适当扩大采购范围,掌握物资采购过程的主动权。通过扩大采购范围,还有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引导,为物流企业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3、缩短配送物资
在物流企业与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时,应该将配送物资结算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在合同条款中,在配送物资的同时把结算清单一起交付到物资需求单位。物流企业应安排专业的人员收集、整理配送物资的结算资料,负责与物流需求单位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