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企业运行中的风险管理
一般企业运行中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投资风险管理;2、融资风险管理;3、资金回收风险;4、合同风险管理。
一、投资风险管理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主体为实现其投资目的而对未来经营、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亏损或破产所承担的危险。投资风险是投资主体决定是否投资所进行预测分析的最主要内容。导致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政策的变化、管理措施的失误、形成产品成本的重要物资价格大幅度上涨或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借款利率急剧上升等。企业要加强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在进行决策时,企业可以向第三方购买合作对象的企业信用报告帮助科学决策。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系统,完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要保证后续融资能够顺利进行,使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二、融资风险管理
融资风险亦称财务风险,是非系统风险的一种。由于融资方式的不同,造成了资本结构的不同,给公司以及该公司的股票持有者带来了融资风险。这种风险并非是每个公司都必然会遇到的,而是取决于不同公司的经营战略,因此,融资风险是非系统风险,是可避免的风险。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都属于融资风险,项目融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项目有关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责任和义务而出现的风险。像提供贷款资金的银行一样,项目发起人也非常关心各参与方的可靠性、专业能力和信用。市场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项目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融资中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方面。项目发起人与贷款人必须对自身难以控制的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变化加以认真分析和预测,如汇率波动、利率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的趋向等,这些因素会引发项目的金融风险。
企业要定期进行相关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财务工作人员、资金运作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关注融资成本、融资顺序与融资方式。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完善财务工作中对债偿工作的监督与控制,健全各类融资活动的后续跟踪管理。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指应收账款的催收风险,应收账款增加了销售额,但并不代表钱拿到手了。应收账款规模过大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也会增加催收难度,增加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拿到手的现金才能维持企业运转,因此企业要加强度应收账款的管理,尤其要重视应收账款的催收。
四、合同风险管理
合同风险主要是内容疏漏和签订规范疏忽产生的风险,企业要重视合同内容的规范,要尽可能将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明确规定,注意签订人员的权限问题,注意签字要完整清晰,公章要清晰,合同原件要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