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

采购不仅是维持企业经营运作的重要环节,更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生存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采购风险则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不能实现预期采购目标。随着基于供应链的采购流程不断优化,采购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几乎贯穿供应链的所有环节。因此在分析时应当综合考虑采购流程的系统性,从供应链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提出对应的管控措施。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有哪些?
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表现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个方面。
外部风险
1.采购合同风险。公司在决定接受客户定单的同时,首先考虑的是有无原材料,是决定定织还是采购,不管哪一种,只要决定了,都要做合同,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合同方面的知识,预防合同诈骗。合同诈骗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难与正常的合同纠纷相区别,利用合同诈骗已经成为诈骗人惯用的手法。
2.市场价格风险。供应商操纵市场,相互串通,有意哄抬价格。或公司对市场行情摸不准,认为价格合理时批量采购,但不久,该种物资可能出现跌价。
3.原材料质量风险。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性能达不到质量标准,给公司带来严重损失,并且可能使公司在该品种所涉及的经济、技术、人身安全、公司声誉等方面引起客户怀疑。如果原材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公司经济效益,影响产品的生产与交货期,降低公司信誉和产品竞争力,直接威胁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4.采购过程中遇到意外风险。由于自然、经济政策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风险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如交通意外事故,造成不能正常供货等等。
5.技术进步加快带来的风险。由于社会技术进步引起原有已采购的原材料贬值。因信息技术发展,所采购的设备已经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造成损失,如计算机。
公司内部自身存在的风险
1.采购计划风险。采购部门或人员制定的计划不科学,导致采购中的计划风险,即采购数量、采购目标、采购时间、运输计划、使用计划、质量计划等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
2.合同中乙方过错引起的风险。
(1)乙方的合同订立者未严格按法律规定操作,使公司蒙受损失。如情况不明,盲目签约;违约责任约束简化,口头协议,君子协定;鉴证、公证合同比例过低等等。(2)乙方与采购人员私下有不正当行为。对采购人员行贿,套取公司采购标底;给予虚假优惠,或以某些好处为诱饵公开兜售假冒伪劣产品。(3)合同日常管理混乱。如合同存在残、缺现象,履行时找不到合同文本,或只有复印件没有原件,使公司难以判别对方是否违约;公司自身因合同管理混乱造成违约而被对方追究。
3.验收风险。由于人为因素,原材料在进入仓库前未按合同及制度要求,进行审核和验收。如在数量上缺斤少两;在质量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种规格上货不对路,不符合合同规定要求;在价格上发生变形等。
4.储备风险。库存储备不能及时供应生产之需要;库存储备过多,造成积压,使公司大量资金沉淀于库存中;公司“零库存”策略因无货或供货不及时而受到干扰。
5.采购责任风险。公司经办部门或个人存在责任心不强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或者采购人员假公济私、收受回扣、牟取私利而引起纠纷,给公司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