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物业管理企业合同风险

物业行业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亦得到前所未所的快速发展。随着业主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理念的提升,业主对物业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物业合同立法相对不完善、滞后,使得物业合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风险。小编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防范物业管理企业合同风险。
(一)充分熟悉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高风险行业,这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去加强企业管理,要了解和熟悉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理顺与开发商、业主、业主委员会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等的法律关系。
在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物业服务企业需明确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把握细节,不能任意承诺,大包大揽,认真审定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合同中的责任条款。例如业主物品被盗,物业管理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责,在什么情况下应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停车场停车,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分别承担哪些安全责任和义务;对于违反消防规定的业主,对其造成的后果应承担哪些责任等等,对违约责任的约定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向业主宣传物业管理法规,让业主了解物业管理工作,只有深入人心,才能使双方共同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做事,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加强物业公司内部管理
目前,我国许多物业服务企业内部制度很齐全,但未充分考虑制度操作的可行性,造成员工对制度要求无能为力;有的制度虽然很到位,但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性,造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成为纸上空文、墙上摆设。要解决内部管理带来的风险,通过参加行业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结合企业内外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简洁高效的、可持续改进的管理制度。在执行中如果发现企业有不足,就要分析研究调整后给予实施,绝对不能让制度成为摆设。
(三)提升防范意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对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是一门新型的管理学科,也是物业管理行业必须要加强学习和了解的学科。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要以平时记录和观察、经验的积累为基础,以科学分析为手段。因此,物业服务企业要重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加强控制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应当建立事前科学预测、事中应急处理和事后妥善解决的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机制,把握风险的规律性,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措施规避、转移和控制风险,并针对不同物业项目和类型分别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来防范风险和应对紧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