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基于风险管理的要求,企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贯穿于企业控制的全过程,对原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如何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以管控为导向,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遵循风险导向原则,对企业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辨识出存在的、可能会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各类风险,形成风险数据库。通过加强制度流程及内部控制应对与业务流程相关的风险,强化内控建设,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流程机制,建立并完善风险应对策略。具体策略为:
(1)风险规避策略。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2)风险控制策略。在权衡成本收益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的策略;
(3)风险转移策略。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将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策略;
(4)风险承担策略。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部门之间互相牵制,优化审批流程
改善管理活动流程,澄清权利、责任,弥补管理漏洞,规避风险。对公司的部门以及职责进行梳理,明确相应的职能,各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优化权限分工,结合公司实际落实各层级授权额度,并且明确责任签字和象征签字,将模糊的权利清晰化。 在审批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强调各个环节审批、审核的时间承诺,提高整个审批流程的效率。
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
1.制定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企业需要从领导层到全体员工都高度重视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对企业所处的环境有准确的把握,对市场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使得企业全体员工都参与到风险防控建设和内部控制中来,营造出提高企业效益、加强风险管理的氛围。
2.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尤其需要加强和规范投资活动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企业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财务风险问题。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一时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