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医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也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创造。医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内容有:1、财务风险的产生;2、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财务风险的产生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迅速,但医药企业的改革进程相对滞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问题不容忽视。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严,财务信息失真,财务人员素质不齐都是风险产生的来源。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很多医药企业都是由国有企业转型而来,管理观念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国有企业的传统,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重视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如果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工作,会导致财务监管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挑战,医药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占领市场份额,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创造,忽视内部财务管理工作,陈旧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
2、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医药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的企业又缺乏制度建设,没哟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和考评机制,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很难追责到责任人,这无形中会给企业增加损失。比如,有的企业在财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范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实际工作主要集中于有形资产的维护,对无形资产管理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缺少对资产的全盘管理,财务管理发挥的效能有限。
3、内部控制不严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尤其是成本、费用、应收账款等,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运转。医药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药品生产、市场营销环节投入的成本居高不下,因而会影响企业利润空间。与此同时,企业的应收账款控制不力,应收账款数额高,医院结账周期长,企业财务风险也就随之增加。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
医药企业应改变财务管理观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的控制建设,完善财务信息管理,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医改潮流。
1、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医药企业要顺应政策潮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完善企业财务管理职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企业领导要更积极宣传财务管理理念,使全员建立起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为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医药企业应立足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流程,规避财务漏洞。企业可将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与绩效考核关联在一起,制定系统的考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