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赊销的风险管理措施

企业赊销的风险管理措施有哪些?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买方经济阶段。大量的商品生产过剩、利润微薄、竞争异常激烈。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喜欢现销,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在产品、技术、规模上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赊销已然成为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下面小编给你讲一讲企业赊销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般企业的赊销流程大致分为六个环节:开发客户、争取订单、签订合同、按时发货、到期收款、收回欠款。根据这六个环节大致又可以分为三大风险,即签约前的风险,签约时的风险以及履约风险。
一、事前控制,理性商业决策
事前控制主要是通过必要的信用调查和市场调研,对交易对方及项目进行全面、客观的风险评估(交易项目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交易对手的经营资质、财务状况、支付能力、行为方式),理性地实施商业决策。
(一)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客户信息库,对客户信用进行长期跟踪和持续分析,需要合理设定并及时调整客户的赊销额度;对新客户和高风险客户,应一律要求现款提货或提供稳妥、可靠的担保;
(二)同时保持该信息库的开放性,及时将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过往交易对手和潜在交易对手列入“黑名单”(原则上谢绝交易)。
(三)还可以在具体交易中请信用调查专业机构(例如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的格兰德信用)提供交易对手的信用研究报告——根据不同需求,可以涵盖其司法信息、公司背景、行业背景等信息,乃至其最近时期的财务信息、上下游供应链的反馈与评价。
二、事中控制,全程专业服务
事中控制主要是在从接洽、谈判到签约、履约的全过程引入法律等专业服务。
(一)受托参加签约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尤其是付款方式(条件、期限、金额)、债权保障、税费承担、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关键性条款;或负责审查合同文本,提出相应的专业意见。这实际上是事前控制环节的延续。
(二)协助监控履约进程及货物、资金流向,对未及时履约和或未完全履约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置意见,参与对早期拖欠的适度催收,譬如协助企业草拟、修改《催收信》,起到催促应收账款的作用。
(三)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建立定性、定量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信用管理培训也极为重要,积极落实不同层级的应收账款区域、部门、专人责任制,尽量缩短平均账期,加快资金周转;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国际保理”、“国内保理”等金融工具,或直接以应收帐款权利质押、存货抵押的方式提供担保获取资金,以适当分散和转化赊销风险。
(四)需要注意的是,要定期拜访客户,保证畅通无误的沟通,也就是说及时催收,必要时可以采取法律途径。
三、事后控制,启动追账程序
在恶意拖欠、蓄意欺诈或因其它原因导致出现呆坏账情形时,及时进行追收可行性评估,根据不同情况启动追收程序:
(一)停止发货或要求客户退回存货,通过协商对应收账款给予一定折让后全部清偿。
(二)可以出具律师函,予以催告,并确保时效。
(三)采取第三方催收(格兰德“催全球”)。
(四)对于诉讼成本过高、风险过大的坏账不宜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则可以采取折价转让应收账款的方式加以有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