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企业风险管理的措施

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给我们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目前,我国建筑市场还不规范,法律制度、企业内部机制等尚不完善,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小编为你整理了建筑业企业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国建筑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一时间严重失衡,建筑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愈演愈烈,行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现状下,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将无处不在,因此,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影响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也成为了建筑企业必须正视和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提高建筑企业高管层的综合素质
企业的兴衰取决于高管层的决策能力、监控能力和认识水平,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对企业处理风险事件的态度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高管层应拥有专业知识、才能和智慧,以确保履行其风险监控、引导责任。高管层应形成一套系统的风险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观,以引导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影响企业员工的道德行为、思维方式和品行。
二、树立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
从企业整体层面来分析风险影响程度,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原则选择具体的风险应对策略。对于不能承受的风险,企业要主动回避;对于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分担的风险,企业要综合运用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对于风险损害程度不大的低概率风险,选择风险承受也是一种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对于投标风险,应坚持需投入大额履约保证金的项目不承接;发包方资信低、实力不强、合同条款过于苛刻的项目不承接;亏损项目不承接等。
三、塑造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和风险管理环境。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中,要倡导和强化“全员的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将风险管理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员工,并内化为员工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习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和职业环境,使企业能敏锐地感知风险、分析风险、防范风险。
四、设立风险管理机构
风险管理机构成员应由熟悉对建筑企业风险、并能针对特殊个案做出风险评估和应对指导的专家组成,如企业领导人、法律顾问、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等。风险管理机构应根据建筑企业的经营特点确立各部门、各单位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方案;监督企业各部门运作。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企业经营是一项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充满风险的事业。把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效益的源头,作为管理的出发点落脚点。同时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项目。要把项目管理效益最大化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强化检查控制,消灭亏损项目,在风险与收益面前,消灭风险,提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