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措施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一部分,小微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小微企业发展信贷业务可以实现较高的贷款回报率,但同时也增加了信贷业务的风险,为了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发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有着重大作用。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措施从哪方面入手?

1.商业银行设立小微企业贷款专营机构
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习惯于向大企业和大项目发放贷款,其体制机制、业务流程在很多方面都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对贷款的灵活性需求。商业银行设立小微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专职的队伍、创新的业务和高效的审批,降低小微企业贷款信息收集与风险控制成本,提高决策效率,满足小微企业贷款“小量、频繁、快速”的业务需求,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构建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和监控成本高,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在商业银行管理中发展较缓慢, 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而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发展路径、风险表现形式与大中型企业不同,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适用于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来客观地评价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而不是仅在“门槛”方面进行控制。
3.建立小微企业流程控制系统
通过提高信息科技水平,有效防止小微企业调查、审查、审批、放款等各环节的逆程序操作,确保一家客户的贷款只进入此客户的账户;通过信贷授权和审批控制,实现“笔笔清和执行;通过贷款集中度和限额控制,防止同一客户和同一集团客户在不同机构进行多头贷款,有效控制贷款集中度风险。
4.加快产品服务创新
商业银行可以将传统服务与新型投行服务、融资类业务有效结合,充分利用渠道优势,搭建客户沟通平台,解决小微企业在信贷业务中的问题。创新信贷产品,拓宽质押和担保种类,同时大力发展信贷业务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务,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最大限度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帮助小微企业全面降低融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增强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从而防范和化解信贷业务风险。
5.制定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
商业银行要做好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必须用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小微企业,全胜新的信贷技术推动业务进展。贷款利率定价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不仅能够保证贷款利率覆盖风险和运营成本,实现一定的盈利水平,还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支持小微客户的发展壮大,进而实现我国小微金融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