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随着信用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对企业信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企业在保证自身信用的同时,能够洞察并防范信用风险,以适应信用经济时代的要求。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哪些?接下来,小编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
1、全面提高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
信用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不仅要求企业领导层、财务人员、销售人员以及客户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企业中的信用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和经验。所以,必须加强对现行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信用管理的能力和技巧。让企业领导充分认识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并且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与管理意识。
2、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企业实施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用风险管理, 必须首先在原有的业务管理体系中,增加信用风险管理职能。目前我国企业中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相当匮乏,因此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运用现代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进行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同时,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信用管理目标必须超
越任何一个部门局部的管理目标,要从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和利益考虑问题,从而有效地协调公司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
3、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客户资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 主要要求企业全面收集管理客户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随时修订、完善,实行资信调查制度,筛选信用良好的客户。客户资信管理的核心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等级评价。企业可通过客户、第三方征信公司、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各种合法有效的渠道收集客户的信用信息,选择科学合适的方法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
4、建立内部授信制度
内部制度的核心是对客户赊销条件的审查及信用额度控制。授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工作,在企业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信用时,应根据与客户以往的交易记录,履行情况和企业的信用风险政策,由专门的客户审查部门来决定其信用额度。建立健全信用审批流程与标准。企业信用管理部门还应建立一套以信用额度为中心的交易审批制度,真正落实企业的风险管理责任,以防止个别部门或人员利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谋取私利。
5、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神经中枢,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财务问题,但实际上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即从客户的开发、订单处理、合同审定到账款回收和债权管理。在企业决定信用额度后,也要对客户实施严密的风险跟踪,如当客户发生销量大降、法律纠纷、财务收支危机等情况时,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立即调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不良后果出现。为此,应建立应收账款档案,建立“综合性销售分类账管理制度” 、“赊销客户监控制度” 、“账龄控制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