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信用风险,让我们来看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我国中小企业表现出的信用风险主要是企业因缺少必要的信用风险管理而造成的经营信用风险、应收账款出现坏账导致的信用风险及融资信用风险。针对这一现状,中小企业要进行自身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以便有效开展信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一、中小企业当前存在的信用风险
1、经营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很多中小企业会因为缺乏足够的商业信用而在经营过程中造成巨大的经营风险。商业信用的目的是扩大销售规模,提升成交量,努力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没有给客户授信或授信比例较低,那企业想要扩大规模就比较难。
2、融资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还款能力低,信用风险高,没有良好的融资信用意识,有的还不重视守信还贷,这就导致很多银行不愿意对中小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3、信用缺失造成的应收账款出现坏账而产生的风险
一些中小型企业缺少必要的信用管理人员,很难在销售规模扩大和风险把控中维持必要的平衡。中小型企业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经理负责人进行企业信用的管理,很多企业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客户进行授信。
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形成完备规范的客户信用档案,没有提前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缺乏对客户商业信誉的全面了解,也没有及时更新客户的信用档案。
二、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对策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自身信用意识,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是同一个人,因此经营者自身的信用情况会对企业整体的信用状况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必须努力提升企业经营者的信用意识,建立守信观念。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通过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因此家族成员构成了企业管理的中高层,尤其是财务部门基本上由家庭成员掌控,但因为家族企业缺乏必要的内部财务控制措施与完善制度,缺少一定的信用管理经验,很容易陷入信用危机中。企业一定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招纳、培养信用管理人才,建立信用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