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链风险管理

资金链对企业来说,就像血液一样重要,关乎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资金链风险管理主要内容有:1、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2、科学理性投资;3、注重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1、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
赊销过度会导致企业资金回收难度增加,主要体现为坏账损失带来的应收账款催收难度增加。在应收账款产生后,应该由专员进行跟踪、负责催收,定期更新客户资料档案,定期对账,定期催收,等级标准也要随时更新。对于那些未按期收回的账款,要重点关注。可采取电话催收、信函催收、上门催收、委托第三方专业催收机构催收的催收办法。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催收意识和能力,在逾期初期可视对象和逾期周期的不同采取电话催收、信函催收、传真催收、邮件催收等。逾期超过一个月,企业可上门催收。上门催收注意不同催收技巧和谈判技巧的运用。如果是海外客户拖欠货款,建议企业委托第三方专业催收机构处理。
2、科学理性投资
企业应建立与完善资产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风险投资行为的管理。企业投资是企业积累资金和企业成长的重要动因,我国不少企业都存在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这种不合适的投资行为不但造成大量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被浪费,对于企业再融资能力也会形成重大影响。建立与完善资产风险控制机制可以有效防范风险,这样企业的经济也能更好地发展。企业可提前调研和考察清楚投资对象,比如可以向第三方征信机构购买企业信用报告,全面掌握对方的资信状况和经济实力,然后进行投资决策。企业在平时的经营过程中,要多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多方面了解国家政府政策,明确发展方向和理念,坚持创新思维。对于一些新的重大投资项目要派专业人士进行市场调研、技术权威认证、公司调查、行业评估等。企业也要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加强自身对投资风险的认知程度与管理力度,同时还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遵循国家关于投资风险的控制机制,才能实现自身力量的增强。
3、注重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企业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信用评价制度,对新客户或老客户的新业务及时修改并更新信用档案数据库。应当根据客户的信用资料及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制定针对客户的信用政策,需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来保证由于赊销而增加的利润大于所增加的成本。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最后,企业应更新企业有关客户的资信档案,可以定期向第三方机构购买企业信用报告,随时掌握合作伙伴的动态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