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中小企业管理风险?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但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如何应对中小企业管理风险?我国中小企业有敏捷的反应速度,灵活的机制优势,是我国技术与机制创新的重要主题,但调查显示中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仍需改善。因为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手段单一,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小企业管理风险有哪些?
1、财务风险
部分中小型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无法做好提前的风险预警措施,在财务风险来临时束手无措。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增加市场占有率盲目地进行赊销,缺乏对客户的资信调查,意识不到资金回收存在的风险,会导致大量逾期账款的产生,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严重者会遭遇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投资风险
投资是中小企业的必要手段,而投资风险是中小型企业在财务运营过程中常见的财务风险类型,也是构成财务风险的关键因素。中小型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较弱,辨识财务风险的能力较弱,再加上缺乏对投资的科学认识,很容易盲目投资,从而造成严重的投资风险,影响企业的财务运作。中小型企业缺乏系统而全面的风险控制机制,内部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3、合同风险
中小企业签订合同在文本确定上存在风险,因为文本不明确,导致对方违约无顾忌。中小企业创业对合同风险管理的投入不足,对合同管理的全过程缺乏监督。通常情况下只会有基本的合同控制流程,并不会建立合同履行监督体制。
中小企业管理风险的策略
1、设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在识别和评估这些风险前,应该优先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企业要结合自身的运作方式、资金能力等设立不同的风险管理目标,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一方面做好内部监控,监督控制经济行为,确保企业风险管理得以顺历实施,要严格管控授权、调节、绩效考核等工作。
2、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这样有利于激发社会组织及个人的投资积极性。
中小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资金安全性和风险复杂性等问题,要确保项目的前期投入,还要保证后续融资能够顺利进行,多元化的投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盲目地选择与企业无关,对企业发展不利的项目。
3、规范合同签订与内容管理
在合同规范方面,以应收账款的合同管理为例,企业要注意写明支付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日期、逾期支付的赔偿措施等,要找具有签订权力的人员签订,合同上必须有对方负责人完整清晰的签字及公司公章。企业也要注意在合同中写明如果签字人离职第二责任人是谁,避免纠纷产生没有解决的依据。
4、创立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中小微企业要及时有效的对各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决定应该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根据判断指出风险的轻重缓急来设计风险管理的详细行动计划。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实施的风险管理进行监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方案不断调整和修正。